巩固抗疫防线要压实单位责任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评论员 晁星

2022-05-12 20:46 语音播报


锐评

当前,首都与疫情的较量正处于胶着状态,防控形势严峻复杂,而多条单位传播链的出现更给防控工作带来诸多不确定性。连日来,一些涉事单位负责人相继就落实防控主体责任不到位向社会道歉,也拿出了相应整改举措。这是对弱环漏洞的反思,也给全社会敲响了警钟。

不发现则已,一发现就是十几乃至数十病例、上千个密接人员、轨迹涉及多区……单位传播链的影响之广有目共睹。尤其是那些大企业、大单位,人员众多、交互频繁,集中办公、集体开会、共同就餐等情况本就复杂,加之员工居住地分散,每个人背后都是一个家庭、一栋居民楼乃至一个社区。这也意味着,单位这环一旦有一点“火星”,就极易“引燃一片”,产生严重的外溢效应,带来巨大的处置成本。如果说,新发的社会面聚集性疫情是首都疫情防控的最大风险,那么星罗棋布的单位无疑是其中容易破防又影响极大的一环。

影响意味着责任。抗疫两年多来,我们一直强调落实“四方责任”,目的就是构建一套横到边、纵到底的社会防控体系。这张大网中,个人作为最小“节点”,主要活动场所一是社区,二是单位。“两点一线”的时空场景里,“8小时外”是“社会人”由社区管理,“8小时内”是“单位人”归机关企事业单位负责。眼下,随着治理资源、防控力量下沉,社区防疫已有一套成熟体系,各方面细节执行也相对严格。而单位方面,由于各类主体性质不同、层级不一、领域各异,对防控责任的认识并不同步,在相关举措的落实上也存在差距。而事实也充分说明,谁落实主体责任不到位,谁没有把疫情防控放在重要位置,谁就会成为整条防线的“短板”“断点”。

抓好疫情防控关键在落实,成败系于落实。对北京这样的超大型城市来说,数量多、分布广、形形色色的单位主体在疫情防控中,也容易出现政策执行步调不一、工作效果参差不齐。城市规模越大,单位主体越多,越需要“动作标准”“联防联控”。无论单位何种层级、何种性质、何种规模,无论什么人,都不能搞例外、讲特殊,都要切实服从统一的防疫政策管理。病毒传播不管单位大小、级别高低,谁麻痹大意,它就在哪里“突破”传播。一旦疏于防范,不光员工健康受害、单位利益受损,还会拖累防疫大局。

同呼吸,共命运。抗疫过程中,从政府机关到企事业单位,再到广大市民,都承担了很多、付出了很多,大家都辛苦了。而面对挑战和警钟,每一分子,尤其是作为重点的广大企事业单位更要举一反三,查漏补缺、立行立改,积极支持配合防控工作。认真把好门、管好人,守土有责不动摇、守土担责不含糊、守土尽责不懈怠,就不会给病毒进一步扩散提供空间,为及早阻断疫情传播争取先机。

压实单位责任,既要堵住漏洞、补上缺环,更要向前一步、主动作为。本轮疫情以来,绝大多数机关企事业单位展现出了应有担当,不论是鼓励居家人员就地转为防疫志愿者,还是积极投入保供稳价工作,汇聚起的都是抗疫不可或缺的合力。继续发挥主观能动性,将“单位所能”“个人所能”对接“社会所需”,就能进一步扎紧防疫大网、完善防疫闭环,画好共克时艰的同心圆。

“夫战,勇气也。”疫情防控考验着责任感,考验着行动力。各方惟有落实责任、尽好义务,才能尽快实现社会面清零,达致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这一共同目标。


编辑:晁星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