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龙后人今何在:跨越两个甲子的传奇
北京晚报·五色土 | 作者 海龙

2022-10-13 16:21 语音播报


深读

壹 一则电影动态促成的相会

北京媒体朋友传来消息,一位香港著名导演计划拍摄120年前晚清华工丁龙捐建美国名校汉学系的故事。这个消息把刚刚沉寂下来的丁龙传奇又推入大众的视野。丁龙是谁?中国读者通过最近廿多年海内外媒体的报道,也算对他1901年的事迹有所了解。有缘亲自见证它从传奇还原成史实的过程,禁不住思绪万千。

从丁龙捐款建立哥伦比亚大学汉学系,到这段传奇被发掘落实,再到发现丁龙出生地、故居和后人,应该说花了差不多近两个甲子的时间。待笔者终于有缘握住丁龙后人手的时光,算下来已隔了121年。

2020年春天,我的朋友陈家基先生跟我联系,想用我十年前发表在《羊城晚报》上的一篇文章寻找丁龙。我当然同意,随后我也将他转来的台山侨联“寻龙”文章在美国推广,起初大家并不知道寻找能否有希望。没想到不久陈先生即传给我喜讯:不仅找到了丁龙的后辈亲戚,还找到了他的故乡家谱以及他当年主人卡本蒂埃的书信;最后,家基先生告诉我,他跟当地的侨联和他的工作团队联系上了丁龙后人。陈先生是把丁龙传奇还原成历史的重要推手。如果没有他艰苦和执著的寻找,丁龙的传奇可能永远只能是个传奇。

丁龙的后人也得知了香港导演要拍摄这部电影的消息,他们表示支持并愿意提供信息,这让我感动。结识丁龙后人是陈家基先生介绍的。这些晚辈在揭秘和解谜丁龙史实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丁龙六位孙辈美国合影

基于纽约的疫情,虽然跟他们认识了有一段时间,但是仍然没有机会彼此见面。没想到这次这个“电影”机缘倒让丁龙先生的曾外孙黄先生联系到我,希望来丁龙捐助建立汉学系的哥伦比亚大学相会。惊喜更在后边:见面那天,他还带来了他舅舅、已经90多岁的丁龙先生的长孙马腾沃老人和黄先生自己的儿媳、孙女和孙儿。这些孩子是丁龙的第六代晚辈了,他们还在高中和初中读书。黄先生希望带孩子们来了解先辈当年的故事,感受丁龙精神并努力学习;并希望孙辈能考上哥伦比亚大学,续写祖辈开创的这段美丽佳话。

丁龙敬重斯文,当年他捐款离开哥大回到中国后,生养过一对儿女。儿子取名马维硕。丁龙希望儿子能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书。可惜其后中国政局和社会一直激烈动荡,战乱频仍,儿子该上大学时,家乡被日寇占领,所以难以赴美。丁龙勉力将儿女都培养成了教师,但对他们未能来美续缘还是心有不甘。所幸,时隔120多年岁月,他的长孙代表爷爷来看望他当年捐建的哥大汉学系了。

丁龙长孙马腾沃在哥大东亚系与丁龙像合影。

贰 锁于岁月深处的家族秘密

为什么这场相遇,中间隔了这么久?丁龙后人给我们回忆了这百年间他家的坎坷。丁龙(他真正名字叫马进隆,因为传播史上一直称丁龙,为读者方便计,本文仍然称“丁龙”)回国以前曾有过三个女儿,当年从美回国后他又生了儿子马维硕和一个小女儿。战争和纷扰又加上抗日战争,马维硕青少年时代的中国无法安放一张平静的书桌。

丁龙回国后家里曾经有过富庶安康的日子,但他去世后抗战爆发,他家购买的新宁铁路股票因战争铁路被毁而血本无归,香港和家乡的产业均被人吞没,马维硕只能靠变卖土地和家产存身。去美国读书,成了一个渐行渐远的梦。

马维硕结婚后有五女二子,但随着家道中落,他无法供养儿女接受高等教育,或去美国读书。他把两个未成年儿子送往香港谋生,趁家族没落前又把大些的女儿嫁给了望族和来家乡招亲娶媳的美籍华人子弟。1949年马家已接近贫穷。马维硕在县里教书。马家姐妹嫁的虽是富家,且他的儿女分散四方,但因那时社会氛围,马维硕绝口不敢跟后辈提当年的历史。丁龙的故事作为家族禁忌和秘密,因此被深埋在历史的缝隙中。

1970年代初,马维硕大女儿的儿子即外孙黄畅泉成为回乡知青,跟外公外婆生活过一段难忘时光。外公马维硕虽然孤独但很健谈,于是开始跟马家第四代、自己最大的外孙黄畅泉悄悄回忆起了家史,并特别注意嘱咐外孙保守家族秘密。

马维硕夫妇

当然,捐建汉学系这段往事,经历了两代人的记忆再加上隐晦曲折的原因,在回忆中已有些变形和细节上的误植,比如说,卡本蒂埃和哥大最后建成的“丁龙讲座教授 ”(“a chair of Chinese” 的 Dean Lung Professorship)的荣誉位置被误传成了一把真的刻着丁龙名字的“椅子”;而且丁龙的后人可以在哥大因此免费读书等……但这些宝贵记忆仍是那个年代鼓舞马家人甚至黄家人努力生活的希望。

当年丁龙捐款几年后离开美国,实际上并没能亲见汉学系的成立。他希望儿孙辈有机会能到哥大看看这个机构。马维硕没忘记父亲的嘱托,但他来到美国后,种种阴差阳错,直到去世,也没能到哥大来。91岁的马腾沃终于实现了这个梦想,算是替父亲和祖父还了这个百年长愿。

丁龙长孙(右4)曾外孙夫妇(左3右3)玄孙媳(右2)及第六代外孙儿女(右1,左1、2)在哥大校门合影。

叁 重走祖辈路,重续不了缘

纽约虽然仍在疫情期间,哥大还是怀着极大的热情欢迎了丁龙的孙儿马腾沃一行。在依照要求提前准备了疫苗证明后,他们被邀请参观了哥大最著名的巴特勒图书馆。巴特勒校长当年上任哥大时正值丁龙捐款提议兴建汉学系,我当年查阅史料时看到不少他跟卡本蒂埃间关于此事的信函。他就是哥伦比亚大学筹建汉学系的执行者,此后哥大这座著名的图书馆便以他命名。现在,丁龙和卡本蒂埃捐建汉学系的原始资料也保存在这里,参观以他命名的这块胜地,也是这次参访应有之义。

此外,丁龙后辈还观览了当年宋子文、孙科、蒋梦麟和胡适等在哥大读书时的宿舍楼。这批人当年在哥大读书时或多或少地都接触并受惠过丁龙捐建的汉学系。同时,丁龙后人也参观了胡适宿舍隔壁的著名的哥大新闻学院、普利策文学奖的楼宇,以及胡适当年读书的哥大哲学系。

蒋梦麟、孙科和宋子文在哥大读书时的宿舍。

他们还有机会参观了著名的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该图书馆前身是汉学图书馆,汉学系成立后慈禧太后命李鸿章捐赠五千卷册的大型类书《古今图书集成》。1930年代后期,哥大汉学系加入了日文和其他亚洲语言文化研究而扩展成中-日文系,后来又改名为东亚语言文化系。因此,东亚图书馆也是跟其名目同体而设立的研究重镇。它庋藏中日韩越南等亚洲文字的典籍、著作和珍贵文物,是世界著名研究机构。图书馆馆长程健先生专程接待了丁龙后人并详细介绍了汉学系和东亚图书馆的历史沿革。东亚图书馆现在包括中日韩等多个分支,过去一直是欧美人士主政。程健先生是这个图书馆建馆百年以来第一位中国人担任的馆长,而且今天的东亚语言文化系主任也是研究中国文学著名的商伟教授。一百多年来,这是第一次东亚系和东亚图书馆皆由中国学者主政的时期,他们创造了历史。

东亚图书馆程健馆长向丁龙长孙马腾沃和曾外孙黄畅泉夫妇介绍哥大汉学和东亚图书馆的发展史。

丁龙的孙儿马腾沃和曾外孙非常渴望能去瞻仰当年丁龙捐款的哥大董事会和行政办公楼。行政主楼的负责人非常善解人意,破例允许进入行政总部,让他们参观了当年的董事会议室、原哥大校史博物馆和档案馆、哥大集会大厅,哥大历任校长画廊和校藏中国文物博物馆等地。

当年丁龙捐建汉学系的校董会议室入口。

肆 丁龙难寻,诸多历史原因

虽然这次的重聚和圆梦画了相对圆满的句号,但是回想丁龙故事里曾有的那些历史疑问。120多年来丁龙难寻,里面是有着很多客观原因的。

抚今忆昔,海内外遍寻丁龙不着受制于各种各样的因素。首先,过去寻找丁龙档案史迹过程中,常遇到死结。比如2004年笔者发现并循着“丁龙路”的线索找到卡本蒂埃的家乡纽约上州高文镇,甚至查访镇公所历史学家找到卡本蒂埃家族墓地时,仍然无法确知丁龙到底魂归何处。直到我采访到镇上一位百岁老妇人,她说丁龙早就回国当富翁了,我们仍然对她的话不能置信(现在回顾起来,当时她或许听闻过一点消息)。

与之相对应的是,当年美国和中国海关出入境资料不全。我们甚至查访了纽约人口局和死亡记录,仍然不知道当年丁龙是滞留终老美国还是回了家乡。于是丁龙就成了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第一,通过前述丁龙后来回国、遭逢战乱和家庭财富湮灭以及后人刻意的低调生活等事实,我们得知他此后跟哥伦比亚大学渐失了联系。第二,丁龙并非名人,不同于徐志摩、郁达夫、顾维钧等名人的后代虽然身居美国,但因其先人背景突出和社会关系广泛,很容易有线索被寻到。丁龙只是个普通华工,所以行踪很容易融入茫茫人海。第三,丁龙当年名称设定为Dean Lung,这其实非他真名。1990年代我寻找他档案时就猜测过,此名很可能是某种别名甚或笔名(Dean在英文中有“院长”“主任牧师”“枢机主教长”的意思)。后来事实果然证明这不是他的姓,“丁龙”是台山白沙方言“进隆”的英文谐音。当年捐款时低调的马进隆没有用自己的全名而仅用了“进隆”的英文Dean Lung。这个“名”又经历几次音变,寻找自然就与大海捞针无异了。

在当年,如果此事受到在哥大的中国人或留学生注意的话 ,“寻找丁龙”应该也不会像后来那样难觅踪迹。丁龙传奇难以破译,就是由这样那样的诸多因素造成的。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发表丁龙长篇报道后,其实一直没有间断去寻找他的进一步消息。二十年间我陆续也发现了不少英文历史报道和各种官方记录,奇怪的是,在汉学系建系起的前半个世纪间,鲜有中文主流媒体记录。

互联网虽兴起于上世纪末,但大规模将历史报刊资料上网却刚时兴不几年,拜高科技索引之赐,近年来我陆续发掘了不少这百年间的西方资料。丁龙的材料几乎横跨了他捐款建汉学系起直至哥大东亚系成为世界一流学科的1901到1960年代;而这个时代的前期暨1901-1930年代中国有众多著名学者名流在哥大留学,有的甚至就就读与汉学系有关的科系,但几乎没有人提及他们受惠于斯,这里面大概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当年丁龙捐建汉学系和存储校史档案的哥大行政主楼远眺。

据笔者初步统计,丁龙发起捐款及卡本蒂埃大量助捐建系当年,美国主流媒体《纽约论坛报》就对此事给予了详尽报道。次年汉学系开张,哥大校刊《观察者报》又分别在二月和三月密集报道了慈禧太后赠书和校长亲自陪同汉学家翟理思教授来校讲演事。其后,牛津大学出版《哥伦比亚大学》、哥大出版《宪章、法案、官方文件和纪录》等著作,都详尽报道了丁龙捐建汉学系从开建到那时的发展和财务状况。1918年丁龙恩主卡本蒂埃辞世时,美国《学校与社会》杂志也披露了他非常关心哥大并追加遗赠30万美元给丁龙汉学系。

有趣的是,后来我发现丁龙事迹居然早在1930年就传播到了国内。据历史资料,后来曾经担任哥大汉学系主任的富路特教授1930年12月就曾在中国天津妇女会上发言介绍了丁龙捐建汉学系的事迹。这篇发言稿刊在1931年国内出版的英文杂志《中国社会及政治学报》。那时候富路特正在哥大读汉学博士,他大概是在本校听到过丁龙的故事。可惜的是,那时他知道的丁龙故事已经变形:富氏误传丁龙是在1900年前后去世,其主人卡本蒂埃是为了纪念自己的这位义仆而捐款建立汉学系。由于富路特以后长期担任哥大汉学系(以后改为东亚系)主任之职,他的信息被认做权威,这也误导了我1990年代写丁龙捐款时,认作那是丁龙晚年;其实1900年丁龙正值壮年,此后又活了三十多年。

其后美国《纽约客》也介绍丁龙和卡本蒂埃捐款建系故事,并提到了系里中文教师王际真和学生情况。这份杂志在美国知识界和上流社会影响很大,它拓展了一般读者阶层对哥大汉学系的了解。再往后,丁龙勉强出现在哥大读书的中国学人英文传记中。1947年蒋梦麟回忆录和1950年代胡适口述历史等皆极简略提到。可惜的是,蒋、胡的设定读者是西方人,记述多是以茶余饭后谈资的轻佻口气写的。如蒋梦麟说丁龙是个洗衣工,捐给哥大的不是支票而是戏剧性的“一袋金子”,这不只歪曲了基本事实,而且固化甚或丑化了在美华人下层粗鄙形象。胡适当年的博士论文副导师夏德是第一任丁龙讲座教授和建系者,而且胡适修业部分也隶属汉学内容,他在哥大读书时汉学系建系不太久,丁龙事迹这样感人,他本来最有资格写明白此事。可惜他谈到此事时只是说到他曾跟导师夏德修业,没提丁龙发起捐建汉学系事迹,而将它说成是卡本蒂埃为敬重其佣人丁龙而“独立捐资”建立的,一笔抹煞了丁龙的贡献。

有人或许会问,当时的中国留学者们为什么回避事实呢?学者唐德刚后来分析得好,这里面有其根深蒂固的社会和阶级原因。早年留学生往往自视高人一等,他们家庭背景大部分非富即贵,至少属社会中上层,所以他们常常忌讳或自外于当地华人和劳工阶层;二是他们根本不愿花精力和心情关心或探讨考证一个草根华工捐建汉学系的历史。

第三,更深层或者难以言说的秘密在于,当时留学生出国学西学,强调“科学救国”的风气使得他们多以理工科为尊。那些学习人文政治和社会科学者变成等而下之;而到国外去学习中国文史,更是他们不愿被提及的。

伍 学者蒋彝、唐德刚的贡献

所幸,其后在哥大任教和做研究的学者蒋彝、唐德刚等提供了一些有益的资料。这些资料比较详细地介绍了丁龙的事迹和贡献。这两位华人学者在东亚系及东亚图书馆工作,有机会从某些人事或档案中发掘事迹和资讯。我1990年代挖掘和复原丁龙史实时曾受惠于他们的著述。至此,上面的所有资料几乎都是英文撰写的,包括上面提到的一些华裔作家和学者的回忆和论述。

其后,在1950年代有了董显光和钱穆对丁龙故事的介绍,他们的文章发表在港台的报刊上,引起了一般读者的关注,也辗转传到了华人和国内读者层。可惜的是,出于不同的目的,董钱二人的文章也误报了丁龙史实和情节,甚至连丁龙的身份、籍贯等基本事实都有失误,造成了此事的不同版本和更广泛的误传。这使得丁龙传说离史实越来越远,寻找丁龙几乎变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其实,如果最初路子没有被领歪,当年在哥大留学的几位前辈查一下汉学系建系的档案资料——很多当事人还在(如胡适的导师夏德就是此事的知情者和执行者),应该能够很容易就理出头绪。此事本不应该这样费尽周折。

所幸,历史无情也有情。丁龙故事经历一百多年历史,也经历几代学人不懈的努力和搜求;特别是陈家基先生咬定青山不放松,终于拨开种种迷氛,在两年前寻找到了丁龙的故乡和后人。

121年,丁龙的后代终于等到了今天,我们也得以见证历史。(本文图片由作者海龙与黄畅泉先生共同提供。责编:孙小宁)


编辑:白杏珏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