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蕴五载秉初心,矢志一流续华章
北京日报客户端 | 作者 李新亮 段岚岚 刘一君

2022-12-01 12:23


“昌平校区原是一片坦克训练场,如今已建设成为拥有‘一山两湖’,天蓝地绿、山青水净的现代化大学校园……”参观北京化工大学昌平校区后,2000级校友郭行感慨地说:“学校发展日新月异,我们北化也成了别人羡慕的大学。”

今年是北京化工大学昌平校区启用的第五年,校区也由启用之初主要承担低年级本科生教育,发展为学校共同办学主体。

昌平校区俯瞰图

北京化工大学校长谭天伟表示:“建设昌平校区是学校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全面提升‘四个服务’能力,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北京‘四个中心’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五年来,学校以昌平校区建设为支点,加强特色发展、超越特色发展,为学校‘双一流’建设点燃新引擎。”

于平地处起高楼,跑出建设加速度

2011年3月9日,学校向教育部上报建设新校区的请示;5月18日,教育部同意在昌平区征地建设新校区;2014年6月12日,举行新校区奠基仪式;2017年9月,一期建设完成,新校区正式启用……

把蓝图变成现实,于平地处起高楼,需要立足当下、着眼未来的宏观规划,更离不开千千万万建设者夜以继日、一砖一瓦的奋斗。

“新校区如期启用,家长和学生最关心的还是质量安全问题,我们从设计、选料、施工、管理等方面全力打造高品质工程,尤其在选料上达到了近乎苛刻的程度。”新校区建设办公室主任范凡谈及新校区建设历程时感慨万千。

昌平校区的地标建筑邀请院士、全国勘察设计大师领衔设计,并遴选头部国企作为施工总承包单位,精选一线品牌建筑材料设备,还应用了多项北化自主研发的专利技术,实现“师生参与建设,建设为了师生”。图书馆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大学生活动中心等7个项目荣获“长城杯”金质奖。

多年来,北京化工大学主动服务国家“双碳”战略,积极开展绿色低碳美好校园建设,委托专业机构进行能源规划和绿色校园规划,创新打造“物联网+智慧能源运控平台”,在实现建筑节能的同时提升师生校园生活品质。

一山两湖出八景 美丽北化提亮度

据了解,昌平校区总体规划方案设计创意来自“母校之光”雕塑轮廓,根据地形特点,构建“一片院子、两个园子、三个廊子”总体布局,结合“依山傍水”自然地貌,打造建筑高雅、柳荫环湖、林涧蹊径、文脉绵绵、季相分明的园林式大学。

继2016年学校面向全球校友征集新校区主要建筑、道路、景观名称之后,2021年由北化人命名的“花海聆淙”等“北化八景”也正式揭晓,真正实现了全体化大人自己命名化大新家园的理念。

“十四五”开局,学校在“一山两湖”核心园林景观基础上,开展美丽校园专项建设,聚焦“美润心灵工程”和“文化浸润工程”,网格式打造校园地标景观。昌平校区获评大学生心目中的“全国十大最美校园”,春夏秋冬的每一帧光影都是绝美的画面。

管理创新智慧化 服务保障有温度

在昌平校区,杨小平老师正在通过北化智慧教学系统,为不同校区的学生同上一堂《冬奥雪车竞技之美——碳纤维复合材料》课。“通过智慧教学系统的远程互动功能,为跨校区的教学活动提供支持,真正实现无边界校园。”教务处处长苏海佳介绍说,这种基于“云端一体化”理念设计的智慧教学系统为国内首创,是学校教育改革的一张靓丽名片。

智慧教学可视化运行平台

“我们希望通过昌平校区的办学实践,积极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多校区治理模式,为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贡献北化方案、北化智慧和北化力量。”学校副校长、昌平校区管委会主任任钟旗说。

学校坚持技术引领,打造智慧北化,云上北化,融合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进信息技术与学校现代化建设协同创新,努力构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信息化创新支撑体系。“未来的昌平校区将更加智能、便捷,师生的生活体验将更加友好。”信息化办公室主任李征自信地说。

此外,学校创新服务模式,加快实施“全域化物业管理”,不断满足师生对美好校园生活的向往。

汇聚英才而育之 立德树人拓广度

金秋时节,北化知行园里一片繁忙景象,各学院的同学们正在采摘自己地里收获的果实,各类蔬果琳琅满目,也有三七、啤酒花等与制药工程、发酵工程等专业相关的中药材和原材料。

知行园的建设为师生进行劳动体验、专业实践、科研训练和党团活动提供了全新平台。“校区面积大、区位优势明显,为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学校将暂无建设规划的闲置土地充分利用起来,既发展了劳育,又美化了环境。”昌平校区办公室主任苏建茹如是说。

北化在昌平校区的建设中,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突出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成效。

学校在枫叶广场美育实践基地举办活动

学校党委书记刘贵芹表示:“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高质量服务支撑学校人才培养中心工作,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大力推进科教融合、体教融合、学科交叉融合、书院制改革,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努力谱写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篇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北化新的更大贡献。”


编辑:顾昕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