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站风华再现 促发展“内外兼修”
2023-02-28 17:05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北京市重点站区管委会

北京火车站是20世纪50年代我国第一座规模最大、设备最完善的铁路客运站,也是新中国北京“十大建筑”之一。按照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行动计划要求,立足“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特点,北京站地区管理办公室与属地相关单位积极推进原貌修缮,提升服务质量,发挥铁路交通枢纽作用,助力地区建设发展。

一、“原貌重现”老站焕发新光彩

2022年,北京站开展了客运提质攻坚战,车站本着尊重历史,还原本貌的原则,对站内进行原貌修缮,使整座车站风格、色调协调统一。通过翻阅大量历史资料,对站内原貌进行准确还原,车站的候车室座椅和部分墙壁进行了水湖蓝色调处理,上万盏造型各异、风格鲜明的灯具恢复了往日光彩,使复古典雅的车站更加通透、敞亮。车站内推进商业规划整合,减少同质化经营,提质工程累计调整商业点位83个。候车空间扩容,释放候车面积1124平方米。长170米、宽26米的候车室,被打造成精品商业街,实现商业服务与旅客服务同步提升。透过第八候车室的拱形窗可以看见明城墙,增强了历史文化底蕴。

二、“内外兼修”提升服务新高度

强化应急服务能力。北京站在广场北侧常驻一辆999急救车,按照最短路线,重新设定救护车进站路径,配合站内无障碍直梯、轮椅担架,可无缝进行不同楼层转运,并在候车大厅西侧新设置医务室,配备检查床、血压计和各类常见药品,为旅客提供基础的医疗用药服务。发动站区重要企业、单位,建立7支自防自救力量小队,站区安防应急处置能力显著提升。持续开展安全生产、消防安全联合大检查严格落实各类隐患动态清零。

创新志愿服务形式。北京站地区管理办公室加强与铁路、交通、出租车企业的联络对接,共同研究重点时期大客流应对和服务保障相关问题,合力打造“站内+站外”的“亲情服务链”,形成了“素萍服务组”、城管“女子巾帼岗”、出租车党员先锋示范岗的全流程志愿服务矩阵。全力支持党员义务指路队建设,为群众提供指路咨询、手机充电、整钱换零、爱心救助等多项便民服务,根据公交线路调整,及时更新《指路服务指南》,制作成服务便笺,供旅客参考使用。在各单位党组织带动引领下,推动支部联手、资源联合、人才联用、活动联办,使志愿服务内容得到丰富、手段不断改进、深度不断拓展。

提升执法服务效能。将接诉即办作为主渠道、主抓手,整治周边秩序,拆除违法建设,联合属地相关单位多次专题研究黑车、无照等重点秩序问题,开展多轮次联合执法行动。推动建立每日客流会商机制,根据流量精准调度出租运力,在出站口设置夜间换乘指南,协调提高站区网约车派单成功率和共享单车投放量,提升运力调度水平。与公安、交通等兄弟单位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持续保持高压执法态势,建立北京铁路公安处治安支队与站区城管大队合署办公机制,实现城管网格与警务网格的深度融合,大大提升执法服务效能。

三、“站城融合”实现治理新突破

为突出文化站区定位,让车站融入城市,服务于城市,提升车站地区对市民的友好度,北京站地区管理办公室与属地街道、北京站多次开展座谈研讨,研究北京站短、中、长期保护规划,完善站内外设施,规范提升商业业态。强化交通转换核心功能,持续提升铁路车站与城市交通衔接融合水平,加大周边区域环境、道路交通的整治提升力度,优化车辆流线,推进安检互信,科学精准调度运力。积极参与东城区长安街南北纵深一公里环境提升城市设计和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共商北京站站城融合发展一体化项目,高定位、全维度谋划站区发展蓝图,通过各方不懈努力,逐步疏解非站区功能,提升旅客体验感,力争打造首都铁路枢纽客站治理新样板。


作者:

北京市重点站区管委会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